调味酱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调味酱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河源新型工业化之路挺起经济脊梁国内动态-【新闻】

发布时间:2021-05-24 02:26:08 阅读: 来源:调味酱厂家

9月16日,因我市工业快速发展应运而“生”的河源工业技术学校(现更名为河源理工学校)举行了竣工落成剪彩仪式。此刻,我市工业发展见证人之一的退休干部吴恩虽然没有参与剪彩过程,但看到满城张挂着的“欢迎到河源工业技术学校就读”的标语,他也为此欢欣鼓舞、激动不已。

由源城技工学校升格为河源市工业学校,再到河源理工学校;由占地面积3.3万平方米、建筑面积2.58万平方米、在校生规模2000多人的“小学校”,到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、建筑面积13.55万平方米,在校生规模上万人的“大学校”……“河源理工学校之所以茁壮成长,得益于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而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。”吴恩说,随着我市工业经济的继续发展,河源理工学校必将书写更加光彩夺目的新篇章。

吴恩是原河源市对外经济贸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,退休之前他一直分管招商引资和开发区的建设工作。在他看来,河源理工学校的发展变迁史,正是河源工业在60年坎坷中成长的一个缩影。

“原河源县城到处都是甘蔗、香蕉、果树林,哪有什么工厂?”忆及上世纪60年代我市工业发展情况,吴恩说,“当时的河源县农机厂、松香厂比较出名。”

据《河源县志》记载,国营河源县农业机械厂成立于1958年,主要生产打禾机、手扶拖拉机、拖拉机卡、旋耕机、切苗机、切薯机、鼓风机、辗米机、切菜机等小农具、小农机。

《河源县志》记载了该厂的三件事,透露了该厂的发展轨迹。第一件事发生在1960年,该厂发明了自动切苗机,受到省里的表彰,接着推广生产自动切苗机。第二件事发生在1965年,该厂能生产20多种中小农机具,其中“1-20型”电动切苗机出口销往越南。第三件事则是记载该厂在1970年实现年产手扶拖拉机1358台,产值360.5万元。

1980年,国家指令性计划被取消,改计划经济为市场调节为主,河源县农业机械厂因此开始走下坡路。由于该厂生产的手扶拖拉机生产技术设备未能得到更新,企业缺乏应变能力,产品不能参与市场竞争,因而停止生产,只生产打禾机、旋耕机、手扶拖拉机拖卡箱及一些小机具。

吴恩提及的河源县松香厂成立于1951年,成立之时年产松香400多吨,至1987年,松香产量达到3178吨,年产值307万元。其中,1977年年产松香5817吨,产值达511万元,成为该厂的生产顶峰。

河源县松香厂产量的提高来自于松香加工的技术改造。解放前,加工松香主要采用铜锅柴火法生产,1953年改为蒸馏锅生产,1971年该厂建成了一条年产6000吨的机械连续法生产流水线,使用锅炉蒸汽加工。

据《河源县志》记载,1987年,河源县松香厂拥有厂房5000多平方米,固定资产188万元,职工323人。该厂生产的特级松香被评为省优质产品,产品销往国内各省市,远销日本、西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,深受用户的喜欢。

原河源县农业机械厂、河源县松香厂的发展历史,是我市建市之前工业经济逐渐发展的一个缩影。据《河源县志》记载,建国前,河源只有传统的手工业作坊,生产方式原始,技术设备落后,生产种类少、产量低。1949年,全县工业总产值只有46.6万元,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2.7%。建国后,工业生产不断发展,至1987年,全县拥有电力、电器、冶金、纺织、印刷、化学、机械、燃料、皮革、卷烟、建材、铸造、塑料制品、服装、消防器材、食品加工、酿酒、五金制品、采矿、橡胶、竹木加工等20多个产业,844间企业,工业总产值1.49亿元,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41.9%,从业人员0.33万人。主要名优工业产品有“东江牌”松香、“仙石牌”水泥、花岗岩板材、810A塑料彩条波和人字拖等,曾先后获部优、省优或地区优质产品称号,产品销往香港、澳门及东南亚等地区。

今日辉煌

“河源制造”舞动全球市场

河源建市之前,从源城区埔前镇沿205国道到市区,几乎都是稻田和荒地,高楼寥寥无几。但如今,市高新区、明珠工业园、广晟工业园等工业园区星罗棋布,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、鳞次栉比,令人目不暇接。吴恩感叹道:“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。”

近年来,我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,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,重点发展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、以模具为主的精密机械制造业,技术含量的高企业替代了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来料加工企业。

“近年来到河源投资设厂的企业,在河源都得到了让他们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迅猛发展”。不少媒体在我市采访工业发展情况后,也发出如此惊叹。正如媒体所言,不少到我市投资的企业在河源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业界“传奇”。

西可通信技术设备(河源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西可通信),在2003年之前是一家以手机贸易为主的“海归派”企业,默默无闻。2005年,西可通信挥师河源,成立了手机研发机构,发展成为自行生产手机整机企业,公司业务迅速成长,短短4年时间,一跃成为市高新区最大的手机生产企业。由于该公司产品新颖、款式多,西可通信的手机产品备受采购商的追捧,手机产品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信赖,西可手机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西可通信的“传奇”还在继续。2008年,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,许多企业面临生死考验,手机产业也不例外。然而就在这一年,西可通信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迅速调整手机产品定位,对销售市场进行战略转移,走上了一条低成本扩张、在逆势中做大做强的发展之路,该公司处处迸发着勃勃生机:公司新招聘员工1000多人,二期工程即将投入使用,企业产值将翻一番。

捷报频传。西可通信发布的今年1-8月生产数据显示,该公司实现手机产量800万部,比去年全年产量多出了300万部。河源海关公布的数据也显示,今年上半年,西可通信出口金额达1.2亿美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8.4%。9月22日,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中博会上,西可通信一举拿下瑞典DORO电子通讯集团合同金额达8亿元的手机订单。

龙记集团在我市的发展是另一个“传奇”。1997年,香港龙记集团到河源投资办厂,10多年间,龙记集团通过技改,实现5次增资扩产,并促成其将华南地区总部搬到河源,该公司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模具生产基地,公司产品销售全球各地,为我市工业发展添上了亮丽的一笔。

西可通信、龙记集团的成功,是我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出的硕果。2008年,我市工业总产值达到642.5亿元,全市三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13.4:54.9:31.7,工业经济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,工业对拉动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%。手机、模具产业作用愈发凸显,目前已引进手机企业39家、模具企业12家。2008年,手机、模具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和税收分别占转移园的75.5%和78%,中山(河源)产业转移园已成为全球产销量最大的模具制造中心和广东“手机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”。本新闻共2页,当前在第1页12

白癜风患者穿衣服时要注意的问题

南京看牛皮癣正规医院

上海脸部不对称有哪些整形方式

生活中如何预防青少年白癜风

广州看阳痿哪里的医院好